书堆儿服务号
书堆儿App

新书推荐

作者:鲍鹏山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而立”“不惑”“知天命”这些词,都来源于孔子。当我们年近三十,在社会上尚无立身之地;年近四十,为家长里短而烦心茫然;年近五十,为老之将至而惶惶不知所措……这些时候,我们需要读一读中国人共同的老师——孔子。 十五志于学:家贫不忘立志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虽然家境贫寒,但孔子没有消磨志气。他常常摆设祭器,模仿祭祀的礼仪动作,不知不觉就成了礼仪专家。十五岁时,他就确立了“克己复礼”、为天下人谋生的大志向,并终其一生为之不懈努力。 三十而立:知识与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孔子二十多岁时,当上了鲁国的小吏,虽然衣食无忧,却还默默无闻。但短短几年后,他就凭借对礼乐的精通而得到了鲁国国君鲁昭公的认可,受邀参与接见齐景公和晏婴。自此,孔子知礼的名声闻于列国。这一年,孔子三十岁,自称“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人到四十,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孔子三十多岁就以博学而闻名,乐于为人答疑解惑,并将“不惑”作为自己四十岁这一人生阶段的宣言。但有些问题他坚决不回答,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没有知觉?”孔子不答。因为要是说有知觉,孝子就会厚葬死者而妨碍生者的生活;要是说无知觉,不孝者就会丢弃死者遗体不安葬。在孔子看来,四十岁的人,可以没有知识,但必须具备知道什么该说(做)、什么不该说(做)的价值判断力,不然就是没活明白。 翻开本书,从孔子的一生中找到过好人生的答案。
孔子这一生
作者:萨拉·梅萨
娜塔搬到了远离城市的小村庄拉埃斯卡帕,想要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在这里她一边进行翻译工作,一边试图融入新的环境。她结识了一些新朋友,然而也面对着新的问题:房东冷漠难相处、房屋破旧漏水、还有那个独来独往的“德国人”安德烈亚斯——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进入了她的生活之中…… 爱情的暴风雨席卷而来。然而,这是一段不对等的爱情:她仿佛变得越来越渺小,而他则越来越强大;她变得更加依赖,而他则更加自由……这份爱被娜塔寄予了太多希望,然而实际情况却绝非那么美好:娜塔渐渐失去了自我,陷入到了一种卑微而无望的爱情之中。与此同时,她的新生活的真实底色也在渐渐显露——这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冷漠与偏见的村庄。深陷漩涡之中的娜塔还能够拯救自己的生活,找回内心的平静吗? 《一种爱》是一个“非典型”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女性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和传统时,找到自身的勇气与力量,学会坚强和独立的成长故事。《一种爱》出版后备受好评,在2020年西班牙《国家报》副刊《巴别利亚》年度图书评选中登顶榜首,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出版。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23年9月第71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映,收获配角奖和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提名;2024年西班牙戈雅奖评选中,电影《一种爱》收获七项提名。
一种爱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