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司法是指在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基础上,公民可以经由体现交往理性的法定程序,在司法活动中表达自身的意志,从而分享司法权的行使。公民参与司法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和多元理性精神在司法领域的体现,也是司法权力具有社会权力特征的表现。公民参与司法作为原则可以与程序法定、人权保护等其他相关原则兼容,并落实宪法中赋予的公民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与参与权。在现行的刑事司法体系之中存在许多与公民参与相关的制度,本书试图将它们进行类型化梳理,阐述其中规律,并对如何进行制度完善给出可行答案。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第一,并不拘泥于前人对于公民参与司法的理论界定,从概念上深刻分析了公民参与司法这一现象背后的真实内涵,即公民对司法权力的分享;第二,将公共行政事务中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和有效性判断模型引入公民参与司法的研究中;第三,在传统的审判阶段公民参与司法制度研究中,使用了调研掌握的第一手现状资料,具有时效性;第四,在传统制度之外拓展介绍了公民参与的其他类型,并将其用协助型与监督型、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将其有效区分。 本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公民参与司法的概念 第二章 公民参与司法原则的理论价值 第三章 公民参与司法的制度目的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公民参与的原则构建 第五章 刑事审判阶段中的公民参与 第六章 刑事审判之外的公民参与刑事司法